级别: 院长
UID: 86215
精华: 0
发帖: 972
威望: 1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82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2-22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7-07-03 11:06

 中国慢性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

近日,Scientific reports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高通量测序(16S核糖体RNA的V4-6区域)方法评估了中国南方地区52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之间粪便菌群的组成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粪便中细菌总数的绝对定量明显降低(P<0.01)。在三种肠型中,健康对照者含量最为丰富的是普雷沃菌属,而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粪便中最为丰富的是拟杆菌(LDA得分>4.5)。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粪便中有11种细菌类群明显偏高,而健康对照者有22种细菌类群明显偏高。产生丁酸的细菌,如Roseburia、Faecalibacterium、梭状芽孢杆菌、粪球菌和普雷沃菌,在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粪便中显著降低(LDA值>2)。

    

    经典应答分析(CCA)表明胱抑素C(CysC)、肌酐和eGFR的是影响整体的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环境参数。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定量分析中,丁酸产生菌种,如Roseburia、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普雷沃菌和普遍细菌与CRP和CysC呈显著负相关。

    由此可见,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粪便中总的细菌减少,相比于健康对照者。在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粪便中细菌肠型从普雷沃菌到拟杆菌进行变化。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的炎症状态和肾功能有关。

    原始出处:

    Shuanghong Jiang,et al.Alter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Scientific reports. 20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2989-2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