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117422
精华: 0
发帖: 1073
威望: 1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38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26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8-01-05 13:35

 表观遗传学揭示恶性白血病患者差异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4日发表两项独立癌症学研究称,美国和德国科学家鉴定出了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三种新亚组,可以预测病情的结局,包括最有可能发生疾病自行消退情况的病人。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儿童癌症,属于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性疾病,多发在幼年。但迄今为止,针对该病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目前的临床和遗传标记,都没有解释与该疾病相关的不同临床结果。医学研究人员认为,DNA甲基化在该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近期两项独立研究表明,这一表观遗传标记,或有助于解释不同的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病人的结果差异。

此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帕拉斯、丹尼尔里普卡及同事,分析了167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样本的DNA甲基化模式和突变情况。他们发现了三个甲基化水平各不一样(高、中、低)的亚组。甲基化水平高的病人,临床结果差;甲基化水平低的病人,预后良好;所有三组的突变情况都不一样,表明在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病人中,DNA甲基化机制的激活与突变模式存在关联。

在另一项独立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分析了39名病人的DNA甲基化,鉴定出三个DNA甲基化亚组,其中高甲基化水平与不良临床结果相关,而低甲基化水平与良好预后相关。研究人员在另外40名病人身上验证了这一点。

这项新成果为根据DNA甲基化划分不同的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奠定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基础生物学机制。(来源:科技日报 张梦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