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博士生
UID: 63244
精华: 0
发帖: 2247
威望: 2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602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2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3-06
最后登录: 2017-11-05
楼主  发表于: 2016-09-22 08:31

 孩子各年龄段的教育重点,后悔现在才看到!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感到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好孩子。其实,只要了解了孩子各成长阶段的特点与教育重点,教育孩子可以变得很简单轻松。
  孩子0~1岁

  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他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教育重点:
  让孩子信任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满足孩子基本的需要,渴了、饿了、生病了,我们要及时地给予照顾。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的品质,它能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不相信周围的世界。
  给家长的建议:
  父母再忙也要全力**************、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孩子2—3岁

  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性,克服羞怯感和疑惑感,他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教育重点:
  帮助孩子养成生活自主的能力。
  2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籍进食,自己去厕所,他会反复用“不”来反抗外界的控制。此时是父母绝不能错过的放手和规定行为的好时机。
  既支持孩子自主自立,同时又要教他规矩。达到这样的平衡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自主感没有发展起来的孩子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不能胜任而有羞愧感。
  给家长的建议:
  1.管住自己的手,绝不能代替孩子做他们已经能够做的事情。
  2.耐心地指导孩子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制定必要的行为规范,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4~6岁

  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他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教育重点:
  创造机会让孩子养成主动性。
  学龄前儿童继续发展独立性,开始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性,不能完成想要完成的事情,会产生内疚和自责感。
  如果成人讥笑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他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缺乏自己开创生活的主动性,将来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
  当儿童的主动感强烈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参加各种室内外活动,发展爱好,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2.孩子要积极主动地做事时,千万别因为怕他做不好而阻止他。
  孩子7—12岁

  孩子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他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教育重点:
  帮助孩子获得勤奋感,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继续发展自信心。如果孩子没有受到鼓励和表扬,他可能会有自卑感。孩子对事情有掌控感,对承担的工作任务充满信心,他们因此会获得“能力”的品质。
  给家长的建议:
  1.坚持让孩子在家里管理自己,养成主动帮助做家务的习惯。
  2.支持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其他各项活动。
  3.千万别代替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免助长他的依赖和惰性。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