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
奥陶纪末大灭绝是显生宙以来地球生态系统遭受的第一次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也是古生代演化动物群(Paleozoic Evolutionary Fauna)起源及早期演化以来所经历的第一次重大转换。灭绝事件在生物多样性损失上居显生宙五大灭绝事件的第2位。近年有研究认为该次大灭绝事件在生态系的破坏程度上与其多样性损失极不相称,生态系统所遭受的损失远低于其它4次大灭绝事件,仅在显生宙多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排第6位,甚或第7位。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等基于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后残存期的底栖壳相动物群--腕足动物群资料(已以专著的形式发表),从丰度模型、底栖组合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大灭绝后残存期的腕足动物生态格局。为了进一步了解大灭绝的生态效应,等还进一步比较了大灭绝前后两套不同的腕足动物群中相近分子居群结构,从而得出奥陶纪末大灭绝在居群级别的生态效应,这是关于奥陶纪末大灭绝研究一种全新的尝试。此外,对全球奥陶纪末大灭绝后残存期腕足动物多样性及底栖组合的资料分析,对近期相关学者的大灭绝后残存期不存在或罕见腕足动物深水底栖组合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重要补充,认为华南并不一定是奥陶纪末大灭绝时腕足动物的避难所。相关研究同时表明,奥陶纪末大灭绝事件前后腕足动物组合的生态分布变化不大,大灭绝事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确实有限。
通过分析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后腕足动物丰度及多样性资料在高级分类阶元上的表现,证实了具志留纪特色的腕足动物于大灭绝前就已开始大量出现甚至在局部趋于繁盛,奥陶纪末大灭绝只是短暂点断了它们取代奥陶纪特色腕足动物的进程。
该项研究从居群、底栖组合到高级分类阶元不同层次上深入探索了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复杂的生态效应。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论文链接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后腕足动物高级分类单元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对比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后残存期腕足动物底栖组合分布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后腕足动物相似分子的居群结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