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肺癌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有哪些?
韩宝惠教授:
我认为主要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1、液体活检,甚至尿液活检,已经走到临床实践;
2、免疫治疗: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到联合治疗;
3、免疫靶向耐药后的再治疗,有最新的进展。
小编说:
过去的肺癌诊断有赖于肿瘤标记物,但由于组织活检取材粗略,准确度、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等局限,目前正逐渐被液体活检所取代。血液、尿液、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都可以成为检测肿瘤ctDNA,肿瘤循环癌细胞或外泌体(exocome)的来源。在2016世界肺癌大会中,有研究者将组织学、外周血和尿液检测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三者的诊断一致性竟高达94.8%。这意味着,液体活检已基本能与传统组织活检相比肩。
免疫治疗是目前肺癌治疗探索的新兴武器。在西方国家,诸如抗PD-1、抗PD-L1药物都已纷纷作为一线、二线治疗用药批准上市。2016年10月9号,德国的Martin Reck教授在2016EO大会上公布了KEYNOTE-024这一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帕姆单抗(Pembrolizumab)成为PD-L1高表达进展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新选择。15天后的10月24号,FDA批准KEYTRUDA (pembrolizumb)用于PD-L1高表达(大于50%)、无EGFR突变或ALK融合的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
耐药是分子靶向治疗无法忽视的一道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后1-2年,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对一代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2016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公布了我国首个自行研发的三代EGFR-TKI艾维替尼I期/ II期临床试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艾维替尼的疗效已与AZD9291旗鼓相当,它已成为第三代EGFR-TKI中最有希望与AZD9291媲美的药物。
今年国内肺癌领域的研究有哪些亮点?
韩宝惠教授:
在今年2016世界肺癌大会上,我国的临床试验对比了国产埃克替尼和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EGFR突变的人群的疗效,这个研究非常不错。尽管它在总生存期上得到的是阴性结果,但值得进一步探索。后续我们可以对出现脑转移的EGFR突变患者在靶向治疗为基础的前提上加上局部治疗,进一步观察联合治疗的疗效。
小编说:
BRAIN(CTONG 1201)研究是全球首项、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评价埃克替尼与全脑放疗联合标准化疗在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吴一龙教授在维也纳时间2016年12月6日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了该项研究的结果。BRAIN (CTONG1201)研究为全球首项比较TKI与WBI矿石转化为闪闪发光的产品和有影响的品牌。我想这些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请您推荐几本喜爱的书籍给医生?
韩宝惠教授:
我想应该是肺癌专业的书籍。肺癌领域有很多新进展,尤其是第八版的肺癌分期,我希望从事肺癌领域的医生都要精读。肺癌的基础原理和专著,国际上每年更新,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掌握最新进展,不断充实自己。
请您给大家一些新年寄语?
韩宝惠教授:
从事肺癌研究的临床医生和转化医学的科研工作者们,大家责任重大,非常辛苦,希望在新的一年齐心协力,携手攻关,争取把我国的肺癌疾病能够控制得更好。虽然形势严峻,但是我们要贯彻早诊早治的原则,给予病人及时的治疗。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目前的医疗大环境,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早期发现病人,我们就有可能挽救无数的家庭和个体。因此,这样的工作意义重大。祝愿我国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