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 士
UID: 38804
精华: 0
发帖: 5303930
威望: 15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36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74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3-18
最后登录: 2024-11-22
楼主  发表于: 2014-04-30 12:06

 绿地千亿业绩被指靠劣质房堆出来 超200准业主拟起诉

绿地千亿业绩被指靠劣质房堆出来 超200准业主拟

2014年02月19日 14:37  21世纪网   我有话说(1,429人参与)


  

  
  21世纪网 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7.83, -0.01, -0.13%)上市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消息称,绿地已于今年2月初向[微博]递交上市材料,若进展顺利,绿地将于上半年成功登陆A股。

  不过,在绿地集团忙于最后冲刺上市的同时,近日,旗下多个子公司却爆出“负面消息”,如安徽蚌埠项目涉嫌欺诈性销售,8万平米水景公园变成市政公共设施用地,200余户准业主正打算联名;江苏徐州项目则被指严重质量缺陷,开裂墙体或将沉降,数十名准业主也已拉横幅找相关部门投诉。

 (网络曝光视频/截图) (网络曝光视频/截图)
  而这并非偶发事件,此前绿地集团马鞍山项目亦曾陷入“瘦身钢筋门”,主梁直径12mm的钢筋偷换成6mm—8mm。对此事件,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回应称马鞍山项目质量问题是个案,绿地集团会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处理好其他所有项目。

  但在绿地集团实际项目操作中,并未向张玉良期待的方向发展,各种质量问题不断。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建筑工程师向21世纪网表示,绿地集团确实实力雄厚,但绿地近年来盲目扩张,不合理的管理、工期和成本才导致质量缺陷或事故。一位曾在绿地集团某事业部工作多年的离职人员也向21世纪网表示,绿地近年来的一些做法确实很“冒进”,在业内的口碑也并不好。

  广盛律师事务所杨帆律师分析认为,房屋质量问题若未得到良好解决,持续性发酵或将影响绿地集团销售业绩和上市进展,影响并购重组委的判断。因为对绿地而言房屋是其产品,购房人作为消费群体,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必然属于**************范围。

  绿地集团子公司被曝严重欺诈

  “冲着绿地的牌子,还有这个水景公园的宣传,我们这800多户才买房的。可是没想到观景房变成‘观电房’,宣传中的80000平米水景公园变成了市政公共设施用地,还要建3000平方米的高压变电站,而此前变电站并未公示。”安徽蚌埠的一位绿地准业主闫先生向21世纪网消费者报告气愤地表示。

  闫先生向21世纪网控诉的楼盘是绿地集团蚌埠全资子公司的一个项目,据闫先生介绍,这个楼盘价位在6000元/平以上,在蚌埠价格可排进前四名。

  据了解,该项目地处市政办公区中心区域和滨湖新区发展核心地带,开发商宣传称这将成为蚌埠乃至整个皖北的新地标。而吸引闫先生等800多户准业主购买的是绿地楼盘宣传广告所谓80000平的水景公园。

  准业主们的观景美梦遂即被打碎,在该楼盘2013年3月一期售罄,2013年7月底二期楼盘销售近半之时,准业主们发现,一期二期之间正在进行3000平方的大型(110千伏)高压变电站建设施工。

  而国家《电磁辐射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在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据此,民、办公楼等敏感建筑物附近就不能建造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

  这让绿地准业主们感觉受欺骗,有人在刻意隐瞒真相。

  按照《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等规定,建变电站需要进行公示,但2013年7-8月份,准业主们在蚌埠市环境保护局和城乡规划局等相关单位网站公示栏上,查不到建造湖西110千伏变电站公示。最后业主经由蚌埠市规划局查明,绿地宣传所谓的水景公园是不存在的,这块地将来是市政公共设施用地,未来要建设公交车站和停车场。

  而闫先生与诸多准业主找到当地绿地集团蚌埠分公司讨要说法,得到的回复则是此事为市政规划局早就规划好的,绿地不知情。对于绿地集团蚌埠分公司的说辞,准业主们直接找到上海绿地总部,但总部蛮横态度,直接表示与他们没有关系,让业主找回当地绿地集团子公司。

  闫先生向21世纪网表示,在业主们多次之后,绿地才勉强在沙盘上加注了一个变电站的小标识,当地相关单位公示栏中也在2013年11月补充了这个建变电站的公示。

  21世纪网获得的一份录音显示,蚌埠市政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曾隐晦地告诉业主们,绿地是在市政规划之后拿的地,肯定是知情的,并且绿地对此变电站的位置不满,几次提出挪位置。该负责人还鼓励业主们用法律武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网透露:“绿地集团很特殊,之前有政府背景,到各地拿地有优势,这其中的微妙关系不好说。”

  不管这其中有何复杂因素使得本该公示的未公示,在准业主们看来,他们有知情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绿地售楼人员行为已经违法,他们有权退房。据21世纪网了解,目前蚌埠绿地项目的200多名准业主们已经找到律师,正在准备事宜。对于此事的后续发展,21世纪网也会持续**************。

  “盲目扩张”不断引发质量门

  正当蚌埠绿地准业主们为绿地欺诈销售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时,近日绿地集团在江苏徐州的一处楼盘也不断遭到业主投诉。

  据21世纪网了解,业主投诉的楼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住宅规划户数为1100户。有业主向21世纪网表示了他们的担忧,墙体裂缝巨大,若发生沉降后果不堪设想,并有大量实拍照片为证。

  但绿地地产集团徐州东部置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回复却让业主们心凉,该工作人员称业主们反映的情况不完全属实,存在着夸大的成分,墙体虽存在开裂现象,但“裂缝影响的只是美观,不会影响到楼体的安全。”

  除了近期的质量、信誉投诉外,绿地集团似乎一直被各种“质量门”缠绕。

  2012年5月份,绿地集团马鞍山项目陷入“瘦身钢筋门”,主梁直径12mm的钢筋偷换成6mm—8mm。对此事件,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于2012年7月初回应称马鞍山项目质量问题称是个案,并承诺绿地集团会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处理好其他所有项目。

  不过,绿地集团显然还在继续着“瘦身钢筋门”,忽视质量及品质,张玉良的承诺并未实现,各地质量问题投诉不断。

  2012年7月底,北京房山绿地新都会国际花都曝出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及装修材质问题,2012年9月,上海绿地秋霞坊业主就项目存在的阻燃材料不合格、防盗门厚度不够等问题向绿地集团提出。

  绿地集团为什么频繁地曝出销售欺诈、质量缺陷或事故?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建筑工程师向21世纪网表示,绿地集团是属于第一集团的地产公司,实力很强,但绿地近年来盲目扩张,想在短时间内超越万科做行业老大,不合理的工期和成本导致质量缺陷或事故。

  对此,一位在绿地集团某事业部工作多年的离职人员张成(化名)向21世纪网表示,绿地近年来的一些做法很“冒进”,在业内口碑不断下降。张成透露绿地集团以上海为据点,在全国各地攻城掠池拿项目,但是配套和管理跟不上,使得质量事故频发,“离优质越来越远”。

  在张成看来,绿地集团扩张步伐太快,规划不合理,很多都是“一锤子买卖”,如项目规划设计等,万科等大型房企都有固定长期合作的公司,而且物业公司若非万科亲自管理,也是经过万科严格挑选的。但绿地集团因为低成本扩张太快,配套管理没有跟上,会临时找设计、物业等公司,而其管理却不规范,质量也并不高。“瘦身钢筋门”便是绿地集团低成本盲目扩张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绿地内部采用“集团总部—事业部(产业集团)—城市公司(项目公司)”三级管理架构,集团实行战略管控与财务管控相结合,给下属单位适度授权,激发其发展主动性。总部下面设有20个房地产事业部,包括房地产事业一部至四部、苏南房地产事业部、南昌房地产事业部、武汉房地产事业部、长沙房地产事业部、贵阳房地产事业部、安徽房地产事业部、东北房地产事业部等。

  正是因为放权,使得绿地集团的项目数量突飞猛进,2012年进入世界500强。2013年,绿地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3300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实现预销售金额1625亿元,在全国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万科。

  但绿地集团项目却频频遭遇质量门。“绿地1000多亿业绩有很多是靠劣质房堆出来的,苦的就是我们这些的业主。”安徽蚌埠绿地项目的一个准业主激动地向21世纪网表示。

  “不负责”或影响并购重组委判断

  对于安徽蚌埠绿地项目即将面临一事,广盛律师事务所杨帆律师分析认为,若此事未得到良好解决,持续性发酵或将影响绿地集团上市进展,将影响[微博]并购重组委的判断。

  杨帆律师表示,虽然安徽蚌埠、江苏徐州项目对于绿地集团总销售收入来说只是一小部分,但作为绿地集团来说,其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必然属于并购重组委考量的**************范围。



  而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已 经进入倒计时。1月21日,金丰投资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有关股东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行了接洽、 论证,目前已基本确定重组框架方案。经申请,金丰投资股票将自2014年1月23日起继续停牌,将不迟于2014年2月24日复牌交易。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近期也公开对媒体透露,金丰投资复牌时间将比1月23日的公告复牌日期推迟一个月左右。绿地集团会于今年2月初向递交上市材料,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将于今年上半年成功登陆A股。

  事实上,规模已经与万科不分伯仲的绿地一直在谋求上市,希望通过跑马圈地继续扩张。

  在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企业研究总监蒋云峰看来,虽然绿地集团作为大国企,一向标榜“不差钱”,但快速扩展对资金的需求仍比较大,特别是发展重心往商业地产方面挪移,使得绿地集团对资金的渴求持续增加。

  (21世纪网张翼)
明天会更好!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