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硕士生
UID: 129969
精华: 0
发帖: 1820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24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4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6-26
最后登录: 2024-11-22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2 10:22

 “掩耳盗铃”——自我欺骗的影响因素及启示

由于相关信息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扭曲,人们往往会持有一种带有明确动机性的错误信念,并对其信以为真,即自我欺骗。无论是个人还是人际间自我欺骗都作为一种欺骗策略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一定程度上既有利于个体,也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但若利用不当,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例如掩耳盗铃等现象。

自欺作为一种个性特征和相对独立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既有利于个体,也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但若利用不当,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在汉斯出版社《社会科学前沿》期刊中,有论文梳理有关自我欺骗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来促进自我欺骗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规避其危害。

日常生活中,自我欺骗的产生时常是无意识的,但却并非不可避免的,往往会受到个体人格特质、自身能力和情绪等内在状态和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外在社会情境的激发。在人际交往和竞争等情境中,善加利用这种自我欺骗是对个体乃至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我们仍需在道德允许范围内,时时警惕“自欺”与“欺人”的相互转化,防止在盲目自欺过程中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鉴于此,论文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慎重考虑即时的奖赏和长远的结果。人们形成自我欺骗的信念是因为个体更倾向于即时的奖赏,即使这可能会造成长期的负面的结果。自我欺骗作为一种情感应对方式是极其敏锐的,一旦发现心理状态的细微变化,就会倾向于立刻做出反应,因此在情绪变化波动之时要更加注意认知控制,等到情绪稳定后再进行决策。

提升自控力和自信心,合理利用自我欺骗。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培训和干预等方式,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或者以给予更多赞扬或抬高的方式来提升他人的社会地位感知,抑制或削弱个体由于自我服务偏向动机带来的不利自我欺骗,从而更好地避免自我欺骗带来的后果。

人际互动中要做到真诚待己待人。自我欺骗调节心理状态的灵活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承受突如其来的负面信息所造成的伤害,但也使个体更容易形成以错误的信念进行认知的习惯。欺骗和自欺就像硬币的正反面相互独立也相互影响。自欺会逐渐变成一种说服或欺骗他人而不被察觉的策略,同时欺骗他人也会变成自欺的一种手段。为了促进人际交往,防止欺骗引发的猜疑和不信任,我们首先要做到真诚待己,注意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如此即可利人利己。

掌握正确的情绪调节方式。已有研究者发现负反馈可以通过减少个体的积极信念同时提高自我意识来减少自欺的发生,以阻止或减少自欺的消极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方式,在面对不同的情绪状态时适当采用认知重评或表达抑制,以防被自欺产生的错误信念所左右。

注意社会奖惩机制的确立。个体自我欺骗发生后,可通过内省来表征自我行为,从而获得消极的信息,进而减少积极信念并提高自我意识来减少自我欺骗。因此,在自我欺骗发生前和发生后,来自他人干预来消退自我欺骗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