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新型生物燃料与汽油相比,两者整体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致相当。这一观点使得围绕“碳中性”计算原则的争议再度升温。
所谓“碳中性”,是指能源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平衡。在这篇题为《纠正关键的气候变化计算错误》的研究报告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舍琴格教授等科学家认为,此前对生物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有误,没有考虑不同来源的生物燃料在排放上的不同,也没有考虑生产生物燃料的原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如肥料和农药、对森林的砍伐等等。
文章认为,为了种植生物燃料所需原料将占用农田,而人们为开垦更多耕地又会砍伐森林,这将导致纤维素乙醇的单位能源碳排放水平高于汽油的碳排放水平。
在纤维素乙醇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丹麦诺维信公司中国区总裁柯铭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上述研究将与土地使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考虑进来很有建设性,“但该研究没有考虑到生物质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而且假设生物质的来源基于能源作物的种植和耕地的占用,所以并没有正确反映出纤维素乙醇在减排方面的贡献。”
柯铭举例说,丹麦国家能源公司下属的“Inbicon”纤维素乙醇试验装置于近日正式开始运行,每年可以处理3万吨小麦秸秆,生产540万升碳中性的纤维素乙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纤维素乙醇试验装置。“该项目生产的纤维素乙醇之所以称为是‘碳中性’,是因为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大致等于以小麦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的过程中以及这些乙醇在使用时排放的二氧化碳之和。”
“以中国为例,诺维信在这里进行的生物燃料研究重点是玉米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柯铭强调说,“实际上不仅不涉及森林毁伐和耕地占用,而且还减少了焚烧秸秆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美国生物产业协会负责人艾里克森认为,先进生物燃料的原料是诸如玉米秸秆或者甘蔗渣这样的农业生产废弃物;玉米和甘蔗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土壤和作物中,在很大程度上中和秸秆和甘蔗渣制成的乙醇在燃料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石油来自于亿万年前古代生物,不仅使用过程中的碳无法中和,而且很多油田分布在海洋或者沙漠地区,开采过程中带来的高碳排放没有在舍琴格的研究中得到体现。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缺乏足够的数据和得到广泛认可的“碳中性”计算模型,而且生物燃料涉及农业、工业和运输等众多领域,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长期的,有关争议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可能长期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