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904
精华: 0
发帖: 1972
威望: 1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311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15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7-07-03 11:04

 准噶尔盆地发现三叠纪大型原蜻蜓目化石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
二叠纪末期的生态危机造成了三叠纪初期昆虫多样性和丰度的急剧降低,直到中-晚三叠世昆虫才走出低迷,进入辐射期。昆虫纲蜻蜓总目受二叠纪末和三叠纪末灭绝事件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的原蜻蜓目出现于晚古生代晚期,在中-晚三叠世进入辐射期,但于三叠纪末灭绝。原蜻蜓目的Triadophlebiomorpha支系代表了古生代巨型蜻蜓和现代蜻蜓的形态学链接,然而关于该支系的身体结构和生物古地理研究较少。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员主导的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对陆相三叠系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考察和化石采集工作,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发现了一些新的昆虫化石产地和大量昆虫化石,对这些昆虫群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恢复三叠纪昆虫的复苏和辐射过程以及追溯部分现生昆虫类群的起源。

    最近,该团队成员、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大燃等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深底沟剖面上三叠统白碱滩组发现了一枚保存较好的大型原蜻蜓目化石,因其具有独特的翅脉系统建立了一个新科:中国三叠蜓科(Sinotriadophlebiidae fam. nov.),归属于Triadophlebiida支系。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虽已发现大量蜻蜓类化石,但多产自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属于蜻蜓目;仅在陕西铜川中-上三叠统铜川组由该团队发现了一枚破碎的原蜻蜓目化石。该新科化石是我国第二枚中生代原蜻蜓目和三叠纪蜻蜓总目化石,同时也是我国中生代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类化石(单翅长101102 mm),略小于内蒙中-晚侏罗世的赵氏修复蟌蜓(前翅长107.6 mm)。

    深底沟剖面白碱滩组发现了大量的昆虫、哈萨克虫、鱼、植物和孢粉化石。白碱滩组孢粉植物群主要继承了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上段的孢粉植物群特征,与上三叠统郝家沟组孢粉植物群接近。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白碱滩组与盆地南缘和东缘的黄山街组(Carnian期)至郝家沟组(NorianRhaetian期)可以对比,因而白碱滩组时代为CarnianRhaetian期。Triadophlebiida支系中除中国三叠蜓科以外的其他类群仅记录于吉尔吉斯斯坦的Madygen组(LadinianCarnian期)。本研究表明深底沟的新昆虫群时代可能为Carnian期,与Madygen昆虫群存在密切的联系。

    本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香港大学基金资助。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英国Nature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s上。(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