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销网6月18日讯:利用保健品坑骗老年人的非法集资案件,近年来越来越多,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防不胜防的老人们,在得到经验教训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什么非法集资专盯老年人?为什么保健品总能充当这类案件的急先锋?今天的节目,记者采访了发生在兰州的一起非法集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的经历,折射非法集资案件惯用的诈骗伎俩,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了解老年人不断被套牢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加强防范。
薛某某,是今年3月落网的非法集资案件犯罪嫌疑人,最近被取保候审,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反思后,他讲述了自己参与非法集资案件的一些情况。
刚从学校毕业的薛某某,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兰州天运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业务员,不久升职为业务经理,工作点在兰州市张掖路。像其他员工一样,他迅速投入到这种密集的培训中,并对培训内容奉为经典。事实上,他们所接受的培训,确实从各种销售经典以及畅销书中东拼西凑了许多内容,让员工,特别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工作中的正能量,把这种关于正能量的认知,投射到了更多的工作中。
家访是什么?在家访后的营养保健知识培训和会销等活动中,他才逐渐领悟到家访的意图和其中的关联:日后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也正是家访时看到的善良、孤独、好说话和爱计较小钱的老人。
为了摸清老人们的家底,参与家访的员工,通常都会关心老人家里有几口人、身边有没有年轻人陪伴、和谁一起住、存款有多少等等问题,甚至详细到把老人居住的地址以及房屋户型都画出来。他们以生活上帮助老年人为由,更多地接近老年人。
正是这样的接近,让惯常孤独的老人,视这些员工为亲人,以至于花钱买保健品和大手笔进行投资,都可以不和自己的家人商量。时间长了,薛某某的工作逐渐得心应手,对他家访过的老人,也依据推销保健品的难易程度做了简单的分类。
薛某某对老年人的分类,正体现了以推销保健品为名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团伙寻找猎物的标准。
目标确定、猎物找到后,如何下手,更是一个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记者先前采访的办案民警谈到的套路,在薛某某的讲述中,得到了印证。
套路首先体现在会销会场,薛某某谈到的营造气氛、讲课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来欺骗老人的手段,其实都是有脚本的,并且早已预演得滚瓜烂熟。
这才是老年人噩梦的开始。西固区的张阿姨在这之后,买了9星级的保健品,一共花费7.2万元,另外还买了价值10万元的股票。按照约定,商家将于购买产品的第二个月开始给张阿姨返利,每个月返8千元。10年后,张阿姨除了拿回本金,还能得到96万元返利。如此造梦,使老年人们趋之若鹜,他们甚至互学互比,以多买保健品为荣。
犯罪嫌疑人对同伙的蛊惑,使他们胆子越来越大,肆无忌惮地家访、发奖品、拉人头……目的就是把老人们约到会销现场,成为待宰的羔羊。这些来自警方的非法集资视频,对曾经被骗进会销场所并购买了大量保健品的老年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会上这个当?他们现在才清楚地意识到。
对购买保健品的老人,所有的返利、领奖品等活动,公司一律拍照。
犯罪嫌疑人给老人们拍这样的照片,本来打算继续行骗更多的老人,现在成了教老人防范诈骗的反面教材。
对那些刚步入社会或者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薛某某也用自己的经历给他们提供了借鉴。
非法集资嫌疑人、亲历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老年人,保健品高额返利的背后,并不是长生不老,也不是一夜暴富,而是榨干老人一生积蓄的陷阱。这个陷阱之所以专为老人而设,正是钻了老年人缺乏陪伴的空子。让老人擦亮眼睛、加强防范的同时,家人和社会给老人更多的陪伴和关爱,才能更加有效和有爱地保护我们的老人。(
www.SciF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