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长江学者
UID: 35495
精华: 1
发帖: 332
威望: 462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6033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5 点
在线时间: 171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9-30
最后登录: 2023-08-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22:11

 “狼爸”式教育是在饮鸩止渴

“狼爸”式教育是在饮鸩止渴
2012年10月10日 13:43:12
来源: 华西都市报
  6岁女童小如,出生后一直都在河南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今年8月中旬,才到浙江乐清与打工的父母相聚,不料,却遭受“狼爸”张某的“严厉管教”,被体罚原地跑步6小时致死。8日,乐清警方披露,“狼爸”涉嫌虐待罪,已被刑拘。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此言不虚。一个留守儿童,好不容易与父母团聚,它本该续上温馨结局。没料到,却是悲剧收场——在“爱的致命伤”下,她的生命画上句号,“狼爸”也身陷囹圄。而罪魁,就指向着“体罚教育”。

  或许,体罚总会披着“爱之切”的外衣:对“狼爸”张某而言,伤害爱女,非其本意;丧女之痛,也始料未及。只是,“追悔”无法改写结局,他只能吞下自酿的苦酒。

  虐女致死,虽是个案,却不乏深意:当施暴成了“狼爸”的代名词,“狼爸”难免裹上了贬义色彩。“狼爸”是狼还是爸,令人生疑。

  前不久,“虎妈”“狼爸”相继走红,也引发舆论热议。就拿“狼爸”萧百佑来说,他信奉“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用鸡毛掸子将孩子全都“打进名校”。这番教育“神话”,引起人们思忖:体罚教育,到底好不好?从表象上看,“狼爸”的成功,是极具感召力的——“望子成龙”,不正是父母们的共同期许么?

  然而,“棍棒之下出人才”,终究是个绚烂却不经一戳的泡沫。当过分管教、乃至虐待,成了教育者的“法术”,只会栽下悲剧的种子。而虐女悲剧,就是印证。

  教育,无可避免会挟带着说教、磨砺,但就算是为了孩子好,也应拿捏好分寸,避免用力过度。若将“不打不成器”“爱之深,责之深”奉若信条,那么,爱可能变成孩子不能承受之重。动辄拾起棍棒,会对孩子造成肉体伤害、精神施暴。

  “狼爸”张某,也许是无心之失:他文化程度不高,未必有“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理性。可其悲剧性的走向,却异常沉重:孩子夭折,已无可救赎,成了他终生的渊薮。

  “狼爸”式教育的蛊惑性,就在于其“速效”:看起来,它能砥砺孩子意志,将其打造成“标准零件”。可实质上,它却扼杀孩子个性,也在滋养其奴性。

  鲁迅就曾批判不少人“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而主张顺应孩子天性,塑造其独立人格。

  归根结底,“狼爸”们是在饮鸩止渴。当野蛮替代了对等尊重,“狼爸”们的成功学,注定是在兜售观念渣滓。评论员佘宗明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