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博士生
UID: 63244
精华: 0
发帖: 2247
威望: 2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602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2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3-06
最后登录: 2017-11-05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8 14:53

 有一种冷暴力,叫妈妈不要你了

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娱乐综艺节目充斥荧屏,但很少有专门针对亲子教育类的综艺节目。近期有一档节目《放开我北鼻》首期播出,就受到了大家的热捧,节目中的萌娃们个性十足,深受观众喜爱。
  但与之相对应的,几个奶爸的教育方式则受到了大家的争议。尤其是林更新的带娃之路显得颇为坎坷,因为教育方式的问题,他可是没少受到大家的吐槽。
  放开北鼻,林更新带娃方式引争议

  节目中,第一位家长把孩子小葱花送过来就离开了。奶爸林更新扮演香蕉人想跟孩子套近乎,就问:你妈妈呢?小葱花乖乖地说:妈妈去宾馆了。
  
  结果林更新突然蹦出一句“你妈不要你了”。他可能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缺乏认知的小孩可能会信以为真,看她那“扎心”的表情就知道了。


  果不其然,小葱花当下就蓄势待哭,委屈地说:不对。

  林更新可能意识到说错话了,立刻开始哄。
  但小葱花的心理安全防线已经拉近,丝毫不让林更新靠近半步。哭的不能自己,不停的要找妈妈。
  其实在整个节目中,小葱花表现的都是一个乖巧听话、有家教孩子该有的模样。她一开始的反应,说明再懂事再有安全感的孩子,都受不了“你妈不要你了”这种玩笑的。
  有一张伤害,叫“妈妈不要你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也喜欢像林更新这样跟孩子讲话。或许是孩子调皮惹祸了,或许是父母那时候情绪不好,就冷不丁冒出一句“别吵,再吵妈妈不要你了”,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或许当时觉�*************************皇裁矗恢勒庋囊痪浠翱赡芑嵩诤⒆由砩狭粝铝撕苌畹睦佑 �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拿孩子开玩笑“你爸妈不要你了,再也不回来了”。孩子听完大哭,后来天天跑到*****头等船。一开始大家不在意,后来发现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这是一个很极端的案例,但是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身边有个朋友,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是老是给人一种不够自信的感觉。他性格内向懦弱,不敢拒绝别人,在单位受了欺负也不敢言语。他说其实自己小时候挺活泼调皮的,但是父母经常就跟他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懔恕保澳阍偃鞘拢杪杈鸵〉艿埽灰懔恕保枚弥ε抡娴谋桓改概灼驮嚼丛揭套员埃涑闪烁改秆壑械摹肮院⒆印薄V钡焦ぷ骱螅庑├佑』挂恢贝嬖冢菀滓钟羰Э兀煤懿恍腋!�
  语言暴力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我们都知道,家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体罚和打骂容易教育出熊孩子,但是你知道,还有一种暴力叫语言暴力吗?
  语言暴力,就是使�*************************÷睢②佟⒚锸印⒊靶Φ任耆杵缡有缘挠镅裕率顾说木裆虾托睦砩显獾角址负退鸷Γ艟裆撕Φ姆冻搿S惺崩浔┝σ菜闫渲械囊恢钟镅员┝Α�
  语言暴力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1、言语暴力会损伤孩子的大脑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言语暴力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大脑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的负面影响。
  当孩子面对持续的言语暴力、甚至辱骂时,他的大脑为了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就启动应对式的调节,比如通过讨好来获得家长的认可。而童年的经历一旦改变了他的大脑,就很难再恢复。
  2、言语暴力的后果不输于体罚
  以前“棍棒底下出孝儿”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的父母几乎都不打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言语暴力的后果并不输于体罚。
  有一项研究发现,情绪上的疼痛和身体上的疼痛,在大脑里的反应是相似的。我们对孩子说的那些糟糕话,他感到“伤心”的时候,会感到被打一样的痛。
  3、言语暴力会演变为内在的自我否定
  如果孩子从小经常受到父母及其他人的侮辱谩骂,他慢慢地就容易变得不自信。比如,孩子一点小事没做好,父母就数落 “你有什么用!找个东西找不到,你是不是眼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
  即使以后离开了这样的环境,但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还是会产生消极的想法:是不是我真的不行,我太没用了。产生极强的自我否定,严重者甚至可能得抑郁症,走上的不归路。
  4、常受到语言暴力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
  毕淑敏在《家问》里写到:”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在语言暴力下长大的孩子,由于她不知道正常的情感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极容易出现情感障碍。他不知道怎么爱自己,也不能自如、自然地向别人表达爱意、赞美、愤怒等等。而相比一般温暖家庭的人,他们还要多两个人生的功课,不仅要努力去消除这种暴力对自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警醒自己日后不要成为这样的养育者。
  5、常受到语言暴力对人际关系更加敏感
  从小生活在“语言暴力”下的孩子,从小受到的鼓励和赞扬较少,所以会尤其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
  所以他们会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为了得到大家的喜欢,他们总是附和讨好周围的人,他们不敢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也很少拒绝别人,哪怕已经伤害到自己的利益。但因为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他们却更难融入大集体,也很难交到真正的知心和亲密的朋友。
  什么话不能对孩子说?
  所以,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幸福,父母千万不要轻易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那除了“妈妈不要你了”,还有一些类似的话,家长也最好都不要跟孩子说哦:
  贬低型:你怎么这么笨!什么也干不成!
  对比型:你看人家小明成绩多好,你怎么这么没用!”
  强迫型:我为了付出这么多,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恶意打击型: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都不会!”
  误导型:你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不用管!
  刺伤型: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禁止型:少啰嗦,闭嘴!
  贬低自己型:我没本事。
  央求型:妈妈求你了!
  误解型:老师怎么会冤枉你,一定是你的问题!
  放弃型:我已经对你不报希望了,滚!
  抱怨型:你把我的脸都丢尽了!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人对不相干的人尚能客客气气,对自己最亲爱的孩子又为何要语言暴力,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呢?
  希望每个家长都重视语言暴力对孩子带来的无形伤害,呵护和捍卫自己孩子的安全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被所有人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在充满爱和温暖的安全感中慢慢长大。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