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347
精华: 0
发帖: 3397
威望: 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38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08
最后登录: 2021-07-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01 16:47

 义愤难平之人《中科院大气所职称评审结果评论(一)》

中科院大气所职称评审结果评论(一)

  作者:义愤难平之人

  近日,中科院大气所主页对2016年度高级职称评审的结果进行了公示
http://www.iap.cas.cn/jgsz/glbm/zzrsc/zztz/201601/t20160129_4527326.html)。
此结果一出,全所哗然。其中最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就是,王会军院士
的几名条件垫底的学生竟然悉数晋级。下面让我们一一道来。

  首先我们列一下大气所正研的评选条件:

  B1、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较深厚的研究工作积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本所研究生在读期间和********互为第一、第二作
者的论文,均计算为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8篇及以上,其中
至少应有SCI(E)论文5篇及以上。
  B2、主持过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等效项目2项及以上。
  B3、任副研究员满5年(或博士毕业满5年且被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满3
年,或博士毕业后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满5年),年度考核合格。
  B4、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和经历。

  然后我们看项目研究员祝亚丽。根据大气所内部公示的材料,她2012年4月
晋升副研究员,过去5年共发表第一作者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5篇,此条件达到
同时也是刚刚达到大气所规定的研究员参评的基本条件。这种条件,在所有参评
正研的19人中排名倒数第一!并且要注意,这8篇论文中有3篇是她评副研时用过
的(见后面列表)。 但是,但是,但是!她却成功击败了有13篇一作SCI的陈光
*,12篇一作SCI的钱*,9篇一作SCI的张*,8篇一作SCI的孙国*,7篇一作SCI的
陈际*、林鹏*、林中*,以及6篇一作SCI的周菲*,成功晋级项目研究员。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她发表文章的期刊档次高么?不是。她的5篇
SCI文章分别发表在Climate Dynamics、AAS、JGR、AAS、以及科学通报英文版,
其中质量最高的Climate Dynamics的文章还是副研以前(2011年)发表的。这种
水平,尚不如这次没评上副研的某些人(这个我们将在后续第二篇文章中讲述),
更不要说跟评研究员的这些人比。那是因为她发表的文章引用高么?也不是。她
的文章被SCI他引156次,不如张*的672,陈际*的230,林鹏*的212,陈光*的172,
林中*的162。那么,她到底凭什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我想,这个答
案不用我说大家也可以猜到。呜呼,哀哉!

  附录:祝亚丽提职材料中的一作论文列表,其中1、2、7是评副研时用过的,
6、7、8是大气所主编的核心期刊AOSL,主编为王会军。2、4是大气所主编的SCI
期刊AAS,2015年之前主编为王会军。
  (1) Zhu Yali, Wang Huijun, Zhou Wen, and Ma Jiehua, 2011: Recent
changes i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pattern in East China and the
background circulation. Climate Dynamics,  36, 1463-1473. DOI:
10.1007/s00382-010-0852-9. 【SCI】
  (2) Zhu Yali, 2012: Variations of the summer Somali and Australia
cross-equatorial flow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dv. Atmos. Sci., 29(3), 509-513. 【SCI】
  (3) Zhu Yali, Wang Huijun, Ma Jiehua, Wang Tao, and Sun Jianqi,
2015: Contribution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to the late 1990s’ shift in East China summer rainfall. J.
Geophys. Res., 120 (17), 8817-8827. DOI: 10.1002/2015JD023545. 【SCI】
  (4) Zhu Yali, Wang Tao, and Wang Huijun, 2016: Influence of
internal decadal variability on the summer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as simulated by CC4. Adv. Atmos. Sci.. DOI: 10.1007/s00376-016-5269-x.
【SCI】
  (5) Zhu Yali, Wang Tao, and Wang Huijun, 2016: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anthropogenic forcing and natural variability to
the interdecadal shift of climate during the late 1970s and 1990s. Sci.
Bull., 待刊. 【SCI】
  (6) Zhu Yali, 2013: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winter
temperature in East China during past hundred years and the rel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tmos. Oceanic Sci. Lett., 6(5), 290?294.
  (7) Zhu Yali, 2011: A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east China using the year-to-year increment approach.
Atmos. Oceanic Sci. Lett., 4(3), 146-150.
  (8) Zhu Yali., and Wang Tao,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tic Oscillation and ENSO as simulated by CC4. Atmos. Oceanic Sci.
Lett., 9(2), in press.(SciFans.Net)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