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部旨在规范指导产科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临床工作的《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在北京发布。这是我国专家制定的首部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的该学术领域的临床规范性文件。
据记者了解,此专家共识是由我国著名妇幼保健专家、世界卫生组织母婴健康与妇女保健研究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原副院长丁辉教授受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委托,历时5年,经过长期广泛的调研,协同其他专家执笔撰写完成的。
本刊记者对丁辉教授做了独家专访。在采访中,丁辉教授介绍了此专家共识的课题调研及起草过程,并悉心解读了《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的要点内容据各方面的调查,在现实中,妇女发生孕期及产后抑郁的比率比人们意识到的要更高。大约有10%至15%的新妈妈会发生产后抑郁,但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分娩几个月后抑郁症状都没有被察觉。在我们中国,根据具体研究项目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在7.4%到41.3%之间。广东和上海的研究显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6.9% 和7.6%,而南京和北京的研究则显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3.25%和32.1%;在成都进行的研究显示,如果包括轻症产后抑郁,则发病率高达41.3%,其中症状较严重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0%。
丁辉教授接着说:由于妇女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各种严重生活事件的发生以及对新角色的不适应,致使妇女在分娩后对抑郁的敏感程度加大。有些时候,新妈妈们推迟就医是因为疾病所带来的体力下降,以及担心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新妈妈们对自己感到愧疚,因为她们认为这时本应体会幸福和快乐,但自己却感到抑郁。家人和医生也往往会忽略这些产后抑郁的症状,而认为这是照顾宝宝的压力所带来的问题。对产后抑郁进行的研究显示,它不仅对这些新妈妈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会给宝宝带来包括认知与行为障碍的严重不良后果,这些影响甚至会持续至儿童期。因此,尽早发现和治疗产后抑郁至关重要!
丁辉教授继续介绍说:近些年来,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已发表了一些关于管理和控制产后抑郁的指南,但在中国,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各地区不一致,并且呈现增高的趋势,而在现有的围产保健系统中,尚没有包括任何精神方面的评估文件;因此,建立一个包括健康教育、识别、筛查、咨询及转诊制度的产后抑郁防治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产科医生和社区医生作为产妇分娩后首先接触的重要医疗人员,建立并规范我国妇幼保健系统产科的产后抑郁症管理的指南性文件,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产妇自身和家人如果能对产后抑郁有个全面的认识,也可以更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丁辉教授继续说,在上述背景下,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等单位签订合同,拟制订基于中国产科医生和社区医生的有关产后抑郁的临床诊治规范性文件。
首部原创性该领域专家共识
据记者了解,这个课题合同的编号为2010/117409-0,合同约定的项目负责人就是丁辉教授。这意味着她将承担起最主要的前期调研、执行协调、最后成稿等繁重的工作。
丁辉教授介绍说,这项科研课题启动后,项目组协调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定医院、总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南京妇幼保健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大第一医院等单位参加工作,共有涉及妇幼保健医学、妇产科、精神科、心理科、社区卫生、管理学科等领域的28位专家参与调研工作,前后历经5年,易稿25次之多,终于在2014年11月圆满完成,正式向行业内及全社会公布,并发表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第15卷第6期。
回顾已经过去的、这个专家共识艰难孕育的5年时间,感触很多。 丁辉教授感慨地说,事实上,从项目合同签订前的2009年,我们就开始了项目设计的准备工作。基于我国国情和我国临床医生及产妇的普遍情况,我们决定从三个方面搭建此专家共识的框架,并确立了这项工作要达到的目标:一是从五个方面产后抑郁障碍防止指南,同时设计编写妇及家属使用健康宣传手册和折页。三是通过在研究现场实施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和健康宣传手册和折页,达到评估综合防治措施效果的目的。
丁辉教授继续说:上述纲领性原则确立后,我们便开始了实质性的工作。这期间,最主要的执行工作是从2010年7月开始至2011年8月完成的,共历时13个月。在完成前期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后,项目组平均每月召开一次专家论证会或课题组内论证会,边起草初稿、边补充完善,并对相关内容反复修改。期间约请的论证专家包括产科、心理学、精神病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世界卫生组织、原卫生部和原北京市卫生局各级管理人员。原北京市卫生局从政府层面召开三次会议,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课题组提出,即将出台的《指南》要贴合卫生工作管理要求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既能够指导基层医务人员正确处理、是实用性的工具书,强调了《指南》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又要利用《指南》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作为妇保服务管理工作的依据,并将对妇女精神心理卫生支持的内容和指标列入了十二北京市妇女儿童保健规划。就这样,在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下,这部专家共识于2011年8月基本定稿,当时的文件名称是《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基于产科医生和社区医生》,最终发布时改为《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
该专家共识在2011年8月份就已基本完成,缘何迟至最近才公开发布?记者问及此问题时,丁辉教授沉吟了一下解释说:尽管现在面世的专家共识只有不足7000字,实际上,在这近7000字背后,却包含了参与项目执行的专家们呕心沥血的辛勤奉献。由于产后抑郁作为一种精神性疾患,不像其他直接侵害肌体健康的疾病那样,有较为翔实、准确的临床数据指标,所以要想制订出一部具有指南意义的规范性文件,是十分不易的。而且,由于此前并没有这样一部该领域的指南性文件,所以,在查阅国内、国外文献时,我们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十分庞杂,并且差异较大,这就为专家共识的起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2011年初稿完成后,后期主要进行的是考证和修改工作。这项工作比起前期工作来,甚至更为艰巨。同时,作为我国首部此领域的专家共识,除了项目组所有成员的责任意识和审慎态度外,我们还必须立足于国内各项研究成果,而国外相关的资料、数据,只能作为指南参考。所以,最终成文并发布的这个专家共识,应该说与国内其他指南性文件比较起来,具有较为典型的原创性,也具有较高的原创价值。这也是我们最感欣慰的。
规范产后抑郁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丁辉教授从事妇幼健康管理、研究及临床医疗工作近40年,其重点专业是妇产科和妇幼保健医学。她担任北京妇女保健所所长10年,担任原北京卫生局妇幼处副处长2年,担任北京妇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副院长10年。从业近40年来,主要致力于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医学研究与门诊、北京市妇幼三级网络管理、培训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公卫与家庭学院妇幼保健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她在母婴安全、妇女两癌及妇科多发病防治、孕产妇出生缺陷与围产保健、职业人士工作压力与营养保健、人体功能医学和生活方式保健领域,做过诸多相关研究及临床工作。曾主持过18项原卫生部等部门的母婴健康项目。早在2002年即引入国际最新理念,将临床与保健相结合,把生理保健、情绪保健、营养保健融为一体,创立并开展身心合一的妇女亚健康医学门诊。因此,相关机构选择丁辉教授作为《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的项目部负责人,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
在采访中,丁辉教授还对《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她说,这份指南性文件主要包括6大部分内容。首先是对产后抑郁障碍做了概述,针对产科医生和社区医生不具有精神科和心理专业知识的特点,明确了相关概念,并强调产后抑郁的广泛危害。其次是综述了产后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详尽描述了产后抑郁障碍的典型症状,并对其他常见症状作了附加说明。第三是列出了产后抑郁障碍的诊断方法、分类与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此部分内容介绍了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诊断方法,并明确了第一步量表筛查和第二步临床定式检查或临床晤谈、做出临床诊断的诊断步骤。第四是规范了产后抑郁障碍的治疗问题。包括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产后访视和健康教育;同时特别介绍了对产后抑郁产妇进行产后访视时的内容,使社区医生可以参照共识在产后访视时对产后抑郁产妇更加**************,并提供有效的帮助。第五是对产后抑郁的疾病管理做了规范性介绍,包括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区管理和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明确了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各级管理的内容,使产科和社区医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干预时间点,从而保证产后抑郁产妇的及时发现、准确诊断、顺利转诊和有效治疗。最后是附录部分。对可能导致抑郁的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药物、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精神活性物质、常用抗抑郁药物、爱丁堡孕产期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作了补充介绍。
制定指南性专家共识的宗旨,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规范与指导产后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因此,宣传专家共识、推广专家共识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丁辉教授说,实际上,作为这项课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几乎是在启动本项目的同时,与专家共识相配套的产后抑郁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和折页的设计和编写工作就同时启动了。
据了解,长期以来,丁辉教授在坚持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医学科普工作。她曾在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发表过多篇科普文章,还多次被邀在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就女性健康保健问题做过无数场讲座,并为中国科协、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等中直机关及北京近800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举办过科学保健讲座。因此,作为本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她更重视的是科普宣教工作。所以,她在主持编写与专家共识相配套的产后抑郁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和折页的过程中,聘请了心理、精神病、产科、妇女保健、健康教育专家共同探讨,总结了一系列摆脱不良心境的小贴士,并请平面设计人员为每条小贴士配上了生动、形象、温馨的背景图片,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孕产妇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很直观地掌握一些调节自身情绪的技巧,并达到信手拈来、简单实用的效果。最终,这些宣教资料于2011年12月定稿,其宣教折页题目为《远离产后抑郁,谱写阳光生活》,宣教手册题目为《健康减压五十法》。
丁辉教授说,这之后,他们针对专家共识及宣教折页和手册,在北京、广东等地陆续展开了多场针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针对社区居民的宣教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现场培训医生参与率100%,培训后医生产后抑郁认知准确率提高至92.62%,而培训前仅为46.32%;宣传手册发放率100%, 发放手册后孕妇产后抑郁认知率提高至75.53%,而开展健康教育前仅为30.56%。
采访到最后,丁辉教授表示,尽管我国首部产后抑郁障碍防治领域的专家共识的制定工作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但通过执行此项目她深深感受到,目前国内的孕产保健系统中,产后抑郁病人未得到规范化管理。因此,我们在产后抑郁防治方面的规范、宣教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仍有太多太多的工作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医务工作者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