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69801
精华: 1
发帖: 3205
威望: 3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4391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7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5-28
最后登录: 2017-09-13
楼主  发表于: 2011-05-08 05:14

 X射线多晶体衍射的发展历程之一(续1)

一、初期

时间大致是从1916年Debye等提出方法起至20世纪40年代。其特征是,实验技术是以照相
底片做记录介质的各种照相机。最初的照相机是Debye相机[1~3]。这是一个不高的金属
圆筒,样品粉末条置于其中轴线上,照相底片围成圆筒紧贴于金属通内壁,用平直器从
发射X射线中截取一小束准平行光,垂直投射到粉末条上,产生的衍射圆锥在底片上切割
的弧线(图略)。

Debye相机对入射光的利用率很低,故曝光时间很长。为了提高入射光的利用率,
Seeman
n和Bohlin发展了利用发散光的聚焦相机[6,7](图略)。以后,Cauchois和Guinier进一步
将晶体单色器和聚焦相机结合成不仅提高强度,且大大提高分辨率的Guinier相机[8,9]
,大大提高了粉末衍射的精确度。

X射线多晶体衍射早期的工作主要是用来解晶体结构。曾成功地测定了一些元素单质(如
金属、石墨、金刚石等)的晶体结构及一些简单化合物(如LiF等)的晶体结构。由于多晶
体衍射将晶体的三位空间衍射转变成为一维的,衍射线大量重叠,丢失了许多信息,要
用于解晶体结构是困难的,因此在这方面未得到大的发展,解晶体结构主要靠单晶体衍
射。

Debye,Scherrer和Hull在提出多晶体衍射时已提到此法用作晶体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
析的可能[1,10]。Hull在1919年发表的文章中即已指出:1. 粉末衍射谱是物质的特征;
2. 在混合物中每一个物质产生的衍射谱与其他物质无关;3.衍射谱是物质中各种元素的
化学结合状态的代表;4. 各组分衍射谱的强度正比于各组分的含量的,故这种鉴定方法
有可能发展成为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后,此方法作为物相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在美国、
欧洲及原苏联的一些会议上都进行过讨论。Hanawalt和Rinn在1936年提出了X射线衍射物
相稳定性分析法,就是用X射线多晶体衍射谱从混合物中鉴定出所含组成的方法[4]。这
一方法是将待测物的衍射谱去与许多已知物的衍射谱进行对比,据其异同做出鉴定的方
法。衍射谱的对比主要是将造成各衍射峰的反射晶面的各面间距d和各衍射峰的强度I进
行对比。因为,d是由晶体的排列周期性决定的,而强度I是由构成晶体的化学元素和它
们的排列结构决定的,因此,d和I对不同的化合物是有指纹性的,可用来区别不同的化
合物。实际上,并不直接用测得的强度I,而是用相对强度I/Imax (Imax是衍射谱中最强
峰的实测强度)。这是因为强度绝对值I与实验条件有关,而I/Imax应与实验条件无关。
为此种匹配鉴定,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已知物的衍射谱,也即要有纯物质粉末衍射数据库
。1938年,在Dow化学公司的允许和支持下,Hanawalt,Rinn和Frevel发表了1000种无机
物的单相多晶体衍射谱,构成一个数据库[5]。同时,原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局的Boldyev
,Mikheev,Dubinna和Kovalev等也提出了用数据库(他们提出的数据库较Hanawalt的数
据库小些)中与待测定物的衍射谱相近的参比衍射谱来测定矿物的方法。从此,这一方法
得到了许多人的**************,其应用逐渐得到推广。

为了扩大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需要扩大数据库包含的参比谱的数量及提高参比谱的质
量。1941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下属的E-4委员会联合加拿大的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 NRCC)成立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联合会(Joint Committee on Chemical
ysis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着手将多晶体衍射参比谱数据库以3"*5"卡
片形式出版,成为粉末衍射卡片集(Powder Diffraction File, PDF)。Hanawalt最初发
表的这1000张参比谱即成为第一组,在1941年出版。以后,英国物理学会、美国的X射线
和电子衍射学会(即现在的美国结晶协会American Crystallographic Association,
ACA),腐蚀工程协会,还有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一些国家的有关组
织,如矿物学会、陶瓷学会、结晶学会、粘土学会等都陆续参加了。在此阶段,联合会
最初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内,以后迁至州立学院,后又迁到ASTM的总部内。1969
年,上述联合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ASTM中分出来,成为独立的非营利公司,从依靠赞
助转变为出卖产品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其名称改为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oint
Committee for Powder Diffraction Standards, JCPDS)。负责收集、校订、修正和出
版粉末衍射卡片的工作。1971年在宾州的Swarthmore建立了总部。JCPDS在1978年演变为
现在的JCPDS-衍射数据国际中心(JCPDS-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Diffraction
Data, ICDD),以反映PDF的国际性及业务的扩大(包括了晶体资料的出版)。上世纪90年
代初,总部从Swarthmore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牛顿广场(Newton Square)。

继1941年出版PDF的第一组后,1945年,英国物理研究就所提供了大英博物馆的500余张
衍射谱作为第二组出版。1949年出版了由通用电气公司等几个单位提供的1000标准谱,
是为第三组。由于以上3组中友协化合物是重复的,并且它们的资料不完全相同,故在美
国国家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NBS)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个机构,对已
有的衍射谱进行校对和修订,并用较好的仪器和实验条件对某些化合物重新进行了测定
。所得的高质量的衍射资料分两次发表在NBS的特种刊物上[11,12],并组成PDF的第五组
,发表于1955年。此后,每年出版一组新的多晶体衍射资料,分无机和有机两个子组,
自1987年起又合在一起。自1998年开始,PDF包括了一部分计算谱,即从已知的晶体结构
数据计算出来的多晶体衍射谱,这是由无机晶体结构数据库(Inorganic Crystal
Structure Database, ICSD)提供的。PDF卡除了以一张张的卡片出版发行外,还以汇集
成书的形式、缩微胶片及电子等多种形式出版。目前,独立的卡片已不发行,只有汇集
成书的形式。至2003年,PDF一共出版53组,共收衍射谱157048个。其中,实验谱92011
个,计算谱多于65000个。无机物谱约133000个,有机物谱约25000个。为便于使用大量
的卡片进行人工物相鉴定,还出版对这些卡片进行检索的索引和检索手册。最早的检索
手册书是由PDF的编辑Davey W P 编制的。以后还提出过Keystone和IBM卡,Fink索引,
M
atthews索引等多种检索方法和手册。其中,Fink索引是依据8条最强线进行排列并作检
索的[13],随同PDF卡发行,直到1982年。目前出版的检索手册对于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
依据三条最强线进行组合排列的Hanawalt索引[14]和按首字母顺序排列的字母顺序索引
。对于无机物,有按化学式首字母顺序排列的及矿物名称或习惯名称作排列的索引[15]
;对于有机物(包括有机金属化合物)则有按化学名称、化学式和通�*************************剖鬃帜概帕械�
索引。尚有按类别分类出版的索引,如矿物、沸石和分子筛、金属和合金、水泥和化合
物、爆炸物和有关材料等。至2002年,通过以上索引可以查考的物象共有78787个,其中
含无机物22450个。PDF的发展情况可参阅文献[16,17]。
PDF是目前被最广泛使用的,包括资料量最大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库,但它并非包含一
切,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物质的分析。有些矿物或合金,在不同的产地或国家,成分会有
不同,衍射谱也会有不同。因此,在某些国家,某些机构也建立适合自己的情况、自己
需要的数据库。在我国也曾出版过几种矿物、合金和药物的多晶体衍射谱汇编:如由辽
宁省地质局编著的《矿物X射线鉴定表》(北京:地质出版社,1977)。中国科学院贵阳地
球化学研究所编著的《矿物X射线粉晶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北京钢铁
研究总院陆金生,王彪,姚影澄等编著《钢和合金中常见相X射线鉴定手册》(北京:北
京钢铁研究总院,1990)。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唐长馥,第二军医大学张汉明编著的《
名贵中药材真伪鉴别》(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其中列出了18种名贵药材,
如人参、冬虫夏草等的近100张衍射谱,包括不同产地的同一药物,药物的不同部位及真
伪药物的衍射谱。今年,中国科学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陈亮维、王跃东、赵毅等编著了
《晶体药品粉末衍射数据集》(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包括了500多种晶体
药物。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