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347
精华: 0
发帖: 3397
威望: 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38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08
最后登录: 2021-07-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2 15:25

 《自然—生物技术》:再审“小RNA跨物种调控研究”,接受重复研究

《自然—生物技术》:再审“小RNA跨物种调控研究”,接受重复研究

编者注:基因农业网曾在今年7月份发表文章《植物小RNA进入血液,惊世发现还
是南柯一梦?》,介绍当前科学界对于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这项发现的评价,并
在编者按中强调“即便这项研究结果真的成立,也不能证明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在
遗传学方面有某种特定的潜在危害”并做了解释,但此后反转人士及部分打着
“科普”旗号的“专业人士”依然以此项研究作为转基因有着特殊危害的凭据。
目前看来,这项研究疑点越来越大。

事实上,如果张的发现仅止于目前结果,则其研究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巨大的
矛盾冲突:假如其发现确凿的话,人类岂不是每天都在遭受跨物种小RNA的危害?
人类进食植物果实已千万年,又是如何在跨物种小RNA冲击下维系繁衍至今的?
特殊的主张需要特殊的证据,张辰宇的发现不仅仅需要更多的重复试验来验证,
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论解释来解决目前看到的矛盾。

(孙滔译)如同许多其它科学期刊一样,《自然—生物技术》在选择发表学术研
究时特别看重其新颖性。鉴于此,旨在重复或核实先前研究的论文就较少发表。
出于重要性及更广大读者需求的考虑,一项获得空白或阴性结果的研究在发表优
先级方面一般会处于劣势。那我们为什么在这期第965页还是发表了一份重复其
它期刊研究的论文呢?

因为这项研究澄清了2012年《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一篇争议性论文。
该研究由miRagen Therapeutics公司(美国一家专注于研发微小RNA疗法的科技
企业)和孟山都联合完成。《细胞研究》发表的那篇论文出自中国南京大学张辰
宇一项引发争议的研究,这项研究称在人体血浆中发现了植物小RNA,尤其是大
米中的miRNA168a——它可以进入老鼠的血液中进行基因调控。

然而,我们发表的研究发现,没有证据显示老鼠在进食大米后其血液和肝脏中存
在miRNA168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数据也与张辰宇用蛋白质印迹法得到的数据冲
突,后者的数据显示水稻miRNA168a进入小鼠体内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
蛋白(LDLRAP1)表达水平。miRagen的研究则显示,饮食成分的差异有可能导致
老鼠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而非跨物种的miRNA作用使然。

为何这篇论文没有发表在《细胞研究》,而是发在了《自然—生物技术》呢?事
实上,miRagen在向《细胞研究》提交其论文时被告知:该研究因为是阴性结果
而难以发表。

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并坚信该论文值得一丝不苟地印刷出版,因为这是一项将
某个关键问题放在聚光灯下的阴性研究。

张辰宇最初关于小RNA跨物种调控的研究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结论。该结论与此前
双链RNA不能进入人鼠体内进行RNA干扰的看法截然不同,它引发了植物小RNA对
人体健康风险的担忧。《国际环境》期刊在3月份刊文提出需**************基于基因沉默
机制的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此问题尚未在食品安全评价中考虑。这
促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食品标准法》的监管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文献评估,并
发表了一个对转基因作物监管的立场声明。

miRagen的研究引发高度**************,并让研究人员和监管者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
源去评估其结论及其价值,这份报告在严格审查和重复研究后方授权发表。可惜,
该论文没有发表在《细胞研究》上,它本来可以以双向链接形式指向张辰宇原先
的论文。

发表重复研究是《自然—生物技术》和其它顶级期刊对其出版的论文自查自纠的
一种手段。尤其是对于争议研究的证实,期刊还可以征求独立实验室的重复研究。

“重复首创研究”机构以另一种方式做重复研究。实验服务创业公司Science
Exchange和开放存取期刊PLOS ONE合作提出了“可重复性首创”,研究可外包给
中间独立机构进行可重复性测试。10月份,劳拉和约翰.阿诺德基金会提供了130
万美元给过去两年内发表的50篇高水平癌症论重复鉴定。

重复学术研究的最大动力来自行业企业。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也先享其成。
美国安进公司和拜耳公司是近期强烈**************该问题的机构。此外,在无法获得重复
结果时,企业极少有动力去经受同行评议的考验,从这方面看,miRagen发布其
阴性研究是值得赞扬的。

除了论文发表后的纠正机制,发表前的重复研究纠正工作也在进行中。比如研究
自助者可以预留一部分经费给发表前的独立审核。如此,只有获重复研究证实的
研究方能提交给期刊。

今年夏天,爱思唯尔旗下期刊《大脑皮层》(Cortex )开始采取另一种手段以
提高研究可重复性来减少偏差。该机制要求,研究者需在数据收集前提交实验设
计来接受同行评议。如果其科学问题和方法被认为可行,那么作者即被告知,不
论其结果如何先“原则上接受”。

重复研究是费劲不讨好的工作。迄今,期刊、资助者和研究者均对此不感冒。但
只要读者**************,《自然—生物技术》将继续对其它阴性重复研究及苛求的努力保
持开放态度。这是我们的态度,但建议研究者最好是将重复研究发表在原研究发
表的期刊上,那样将使人们更加清晰掌握对原来研究的巩固或纠偏。

《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2013.11.8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