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5777
精华: 0
发帖: 976
威望: 1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011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2-10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0 16:32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及预后

对怀疑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应立即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菌血症。

    二、药物治疗

    1、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治疗

    初期处理:复苏,包括减轻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纠正低血压、低血容量和心律失常;

    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应用血管扩张剂(罂粟碱);

    抗栓治疗: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凝及溶栓制药,主要适用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确诊后尽早使用尿激酶50万U,静脉滴注,1次/d,溶栓治疗;并给予肝素20mg,静脉滴注,1次/6h,抗凝治疗,疗程2周;抗凝治疗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能抑制血栓蔓延。

    2.慢性肠系膜缺血(CMI)的治疗

    轻症患者,重新调整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餐后腹痛症状明显的患者,亦可禁食,给予肠外营养;

    应用血管扩张剂(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

    3.缺血性结肠炎(IC)的治疗:

    禁食;

    静脉营养;

    用广谱抗生素;

    积极治疗心血管系统原发病,停用血管收缩药;

    应用肛管排气缓解结肠扩张;

    应用血管扩张药(罂粟碱、前列地尔、丹参);

    三、介入治疗

    1、AMI的介入治疗

    适应证:

    (1)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阻塞、无明确肠管坏死证据、血管造影能够找到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者,可考虑首先采用介入技术开通阻塞,如果治疗技术成功(完全或大部分清除栓塞)、临床症状缓解,可继续保留导管溶栓、严密观察,不必急于手术。如果经介入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即使开通了肠系膜上动脉阻塞,亦应考虑手术治疗;

    (2)存在外科治疗的高风险因素(如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动脉夹层等)、确诊时无肠坏死证据。可以选择介入治疗;

    (3)外科治疗后再发血栓、无再次手术机会者,有进一步治疗价值者。

    2、CMI的介入治疗

    适应证:治疗慢性肠系膜动脉狭窄的目的是解除腹痛、改善营养不良、预防突发肠梗死。

    

    CMI支架置入后

    四、缺血性肠病的手术治疗

    轻度肠系膜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内科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中重度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疗效较差,往往需要借助外科手术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预后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常无特有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 率较高。因此早期症状和体征特别重要。对于年龄大于70岁,诊断延迟超过24 h,伴休克、酸中毒的患者,预后较差。AMI患者90d、1年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43%和32%。

    IC轻症多为一过性,通常在1~3个月内恢复,并不留后遗症。重症患者经积极处理,约半数可在24~48 h内缓解,1~2周病变愈合,严重者3~7个月愈合。少数患者发生不可逆损害,如急性期快速发展为肠坏疽,甚至腹膜炎或广泛中毒性结肠炎,或溃疡延迟不愈进入慢性期,导致肠管严重狭窄,均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避免医源性因素如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肠切除术、肠镜、钡灌肠、妇科手术等;避免滥用药物如可卡因、达那唑、地高辛、雌激素、苯异丙胺、利尿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等。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