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347
精华: 0
发帖: 3397
威望: 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38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08
最后登录: 2021-07-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01 17:14

 青年学者引发的国际争论

青年学者引发的国际争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陈馨瑶 实习生 任思远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04日   06 版)

    近日,“一鸣惊人”的韩春雨又陷入了“舆论风暴”。

    2016年5月2日,这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
技术》上发表文章,并提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手段——NgAgo。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受到一些科学家及媒体热捧,但此后不久,该事件又陷
入持续性争论,多国科学家表示其基因组编辑结果无法重复,也有科学家称其可
以重复。在多方呼吁下,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要求韩春雨公
开相关实验数据。

    多国科学家质疑,韩春雨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韩春雨的论文发表至今已有3个多月,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也被人认
为是对现有的CRISPR技术提出了挑战,有媒体报道时称,这是一个“具有颠覆性
的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诺奖级”成果。

    就在媒体争相报道这位年轻科学家时,国外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韩春雨
论文描述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然而这些实验所得数据有的可以证明,韩春雨的
实验是可重复的,有些学者则声称其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在这些质疑声中,最受人**************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布尔焦
(Gaetan Burgio)的研究结果。他此前声称有间接证据显示,可以重复韩春雨
的实验结果,并认为其“非常高效”,最终结果要等待基因测序的直接结果。然
而,7月29日,盖坦·布尔焦发长文《我对于NgAgo的实验经历》质疑NgAgo的可
行性。

    盖坦·布尔焦在文章中指出,“像很多人一样,多次尝试后,我仍旧没有发
现任何证据证明NgAgo能进行基因组编辑”。他认为,“NgAgo可能没有、或者只
在严格限定的条件下才有内切酶活性,从而使得它几乎不可能被重复;即使它真
有活性,也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7月29日,作为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前主席的西班牙科学家路易·蒙特利欧
(Lluis Montoliu)也在网络上发言表示,“在盖坦·布尔焦及很多相似的失败
案例后,《自然-生物技术》应当要求作者公布原始数据及具体实验条件”。中
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试图邮件联系路易·蒙特利欧,截至记者发稿暂未收到
回应。

    对于近日的各种质疑和争议,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到韩春雨,
他回复称,“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

    一波三折,众多科学家呼吁公开原始数据

    事实上,**************并尝试重复韩春雨实验的科研人员不只在海外。

    7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仇子龙在其
微博中发表文章表示,“我们自己实验室还在重复,优化各种条件,比如筛选等
等”。仇子龙在文中表示,“目前这些实验结果距离NBT文章中的结果相差甚远。
目前急需韩春雨老师提供可重复NBT发表文章的NgAgo,或者优化的Ngago2.0,
art版本等等进行实验”。

    文章一出,仇子龙被众多网友当做是认定实验可重复的“挺韩派”,不少微
信文章也据此声称仇子龙可以重复该实验。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
所相关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网上信息有未经本人核实的不符合事实的
部分,因此现阶段暂不作回应。

    无论是支持还是质疑,**************此事的众多科学家表示应公开原始数据。盖坦·
布尔焦也在长文中指出,《自然-生物技术》应该要求韩春雨向公众公开他所有
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这是学术期刊的义务。

    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就韩春雨事件发表声明称,“《自然-生物技术》
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
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同时,声明指出,“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
料、数据、代*****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

    发布声明当天,盖坦·布尔焦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及其他媒体
联合采访时表示,他并不认识韩春雨,两人也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交流。“更重
要的是,我对中国科学界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我也并不反对NgAgo系统,而且
CRISPR技术和NgAgo之间的战役和我没有关系。”

    盖坦·布尔焦在采访中表示,“说实话,对于来自《自然-生物技术》的调
查,我的感受很复杂(甚至有些难过)。关于这篇文章我的立场是十分清晰的,
并且已经把我的立场写了下来。我们需要去弄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个领域没有人可
以成功重复这个实验。想要更好地理解这个新技术的运作方式,唯一的办法就是
公开原始数据”。

    科学不取决于雄辩,而在于事实

    在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掀起热议的同时,不少科学家和相关学者认为,这样的
开放争论正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式,而有关科学的争论最终要回归到科学事
实。

    盖坦·布尔焦在其长文中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开放科学的体验,并且
感到和同伴们的讨论富有启发性。我认为与其追逐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并且神
神秘秘,我们应该开放和分享我们的结果,以帮助每个人都避免在不可重复和没
有意义的实验上浪费时间。在我看来,科学应该以这种方式进行”。

    由知名学者饶毅、鲁白、谢宇创办的微信**************“知识分子”在5月8日发表
了介绍韩春雨的文章。8月1日,该公号推送了一篇饶毅在2012年发表于博客的旧
文。文章指出,实验科学不取决于雄辩,而在于事实。

    该文说道,“科学有讨论和争议是正常现象,为进步所必需。在科学讨论中,
严厉批评是一个原则,并不否认与人为善,因为科学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进步。当
出现不同意见时,讨论是一方面,而对于实验科学来说,最终起决定因素的是进
一步的实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致电多位生物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他们均表示,
目前对于韩春雨事件不便评论,但强调“要用科学说话”。

    本报北京8月3日电(SciFans.Net)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