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 日至 3 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治疗规范研讨会在新落成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举办。该研究所由 Madjid Samii 教授任所长、凌锋教授任执行所长。该学习班也是第十三届国际临床神经外科学习班暨 China-INI 落成仪式的第一部分。
这两天的规范研讨会,基于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各专业组相对成熟并有代表性的部分病例治疗规范的讲演,以及 3D 手术及介入演示,未来将上线。
11 月 2 日上午,首先由宣武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焦力群做了《宣武医院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的报告。焦力群结合外科和介入两方面,从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的形成及开展历史情况,对比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各国的技术开展情况,并介绍了中国的部分现状(因该研究是宣武医院与上海长海医院的神经外科主导,所以该数据的外科比例较高,中国实际情况是内科占比更高)。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鲍遇海做了题为《听神经瘤手术 INI 模式》的报告。其所在的 China-INI 颅底外科中心,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多学科联合的颅底外科中心,将显微神经外科、内镜颅底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专业有机结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1 月 2 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徐庚做了《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的报告。脑肿瘤是成人肿瘤第7位,年发病率为27.86/10万。而胶质瘤则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在明确了岛叶胶质瘤的治疗发展简史以及在治疗中的地位后,徐庚介绍了三个难点:周边核团及神经纤维结构关系复杂;位置深埋于侧裂中,表面有丰富的动静脉;肿瘤边界难以确认。之后结合临床病历分析,探讨了相关处理原则,以及包括麻醉方法、手术、一般手术顺序、结果、术后神经功能和随诊、手术要点等的手术学。在最后的讨论环节里,与会专家肯定了神经纤维束解剖对岛叶胶质瘤的重要性。
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则做了《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巨大动脉瘤》的报告。他首先抛出,是否能克服巨大创伤这一问题。在介绍了OA-AN的分类后,他指出,巨大颈眼动脉瘤通常是1A型。随后,就巨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分析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覆膜支架血管重建等的现状和问题。
而无论哪种治疗策略,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尚能接受,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神外医生必不可少的技能是解剖,应以此奠定治疗复杂疾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