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347
精华: 0
发帖: 3397
威望: 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38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08
最后登录: 2021-07-16
楼主  发表于: 2017-04-17 15:01

 方舟子《谈毒性不谈剂量是耍流氓吗?》

谈毒性不谈剂量是耍流氓吗?

                           ·方舟子·

  每次谈起食物或药物的毒性,就总有人故作深沉地说:“谈毒性不谈剂量就
是耍流氓。”据说这句话最早是“食品科普”作者云无心说的,至少是他推广开
去的。云无心是学化工出身的,后来改行研究怎么把食品打出泡沫出来。也许在
云无心熟悉的化工、食品泡泡领域谈什么都要谈剂量,但是在毒理学领域却并非
如此。如果我们对一种物质的毒性都研究得很清楚,知道它能对人产生伤害的剂
量关系,当然是很理想的,但是在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

  谈起一种食物、药物的毒性剂量,通常是指能让人中毒的剂量,特别是能让
人死亡的剂量。这个剂量一般用半致死量表示,意思是做动物实验的时候,能让
一半的动物死亡的那个用量。为什么看的是一半动物死亡的量,而不是第一只动
物死亡或所有动物死亡的量呢?这是因为动物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对毒素敏感,
有的不敏感,所以就取了让一半动物死亡的量作为标准。我们不能拿人做实验,
所以就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推广到人身上。其实由于动物和人存在着解剖、生理差
异,这种推广并不是很合适,只能作为参考。半致死量一般用毫克/千克体重表
示,例如对大鼠来说食盐的半致死量是3000毫克/千克体重,如果人也是这个量,
意思就是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如果一次吃下180克食盐,有一半可能会被毒死。

  当然,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吃下那么多的食盐,否则还没毒死先被咸死
了。对很多食物、药物来说,半致死量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我们关心的不是
急性中毒被毒死,而是慢性的毒性、不良反应。比如我们关心的是,盐吃得太多
会对人体造成的慢性伤害,例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个剂量是不知道的,
很可能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限值,过了这个量就会增加风险,少于这个量就不会,
而是摄入的量越多,风险越大。权威部门建议的食盐,例如一天不要超过5
克,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认定,是考虑到人体对食盐的需求量做出的权衡。所以,
当我们谈到食物的慢性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时,经常是没有说明剂量的,但是
不能因为不谈剂量就说是耍流氓,就否认食物的慢性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

  有时候没能给出剂量,是因为对某种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研究刚刚起步,
缺乏系统的研究。比如很多中药的不良反应,都只是在临床上发现了病例,做了
报告,但是对要达到多大的量才会出现不良反应,还不清楚。但是也不能因为研
究刚刚起步,还没有深入,就否定初步的结果,把起始的研究都当成是耍流氓。
即使是初步的研究结果,也能引起人们对某种物质毒性的警戒,为进一步的研究
指明方向,并非没有意义。

  还有的物质,人们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知道它并没有一个最低剂量,而
是极其微小的量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例如,对砒霜的中毒剂量我们是知道
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很小剂量的砒霜就可以放心地摄入,微量的砒霜虽然不会
让人立即中毒,但是它的成分砷进入人体后难以再排出去,会积蓄下来,所以即
使每次只摄入微量的砷,日积月累,还是会让人中毒。又如马兜铃科中草药含有
马兜铃酸,它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没有最低剂量的,哪怕只摄入一点点,哪怕只吃
过一次,也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只不过一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在这
种情况下,去谈剂量,是没有意义的,是很误导人的。

  可见,所谓“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其实是不懂装懂,是在贬低、
无视人们对毒性的认识,发明这个说法的人,才是在耍流氓,而且很害人。

  2017.4.2.(SciFans.Net)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