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
众所周知,新疆地区自古以来便是连通古代中国与域外地区的重要通道。而作为这一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考古遗址之一,哈密天山北路墓地更是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绝佳的材料。因此,学者以追溯粟黍类作物的摄食情况为出发点,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人骨测量与观察、AMS-14C测年和C、N稳定同位素分析)对该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了系统、综合的研究,并进一步结合中亚、欧洲等地已发表的同位素数据,从食谱分析的角度再现了青铜时代的粟黍西渐之路。
根据体质人类学分析的结果,天山北路墓地明显表现出蒙古人种与欧罗巴人种间杂混居的特点。其人骨的AMS-14C测年则表明,天山北路墓地的使用年代当为公元前1950年至公元前1250年之间。结合该遗址出土遗物所表现出的多元文化来看,天山北路墓地显然处于东西方文化和人流互动的最前沿阵地。该遗址110例成人个体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天山北路先民普遍摄取了大量的动物蛋白和C3类食物(小麦、大麦或以之为食的动物),推测畜牧经济在其生业活动中当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尤其值得**************的是,天山北路墓地先民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C4类食物(粟黍或以之为食的动物)的依赖。可见,早在公元前1950年,粟黍便在东方人群和文化的西进过程中传播至新疆地区,并成为了混居人群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之一。
《国家科学评论》(NSR)近期发表了Tianshanbeilu and the Isotopic Millet Road: Reviewing the late Neolithic/Bronze Age radiation of human millet consumption from north China to Europe一文(
https://doi.org/10.1093/nsr/nwx015),对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报道,并进一步在同位素视角下对粟黍向西辐射至中亚、欧洲等地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该研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以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多位学者合作完成。
为进一步追踪粟黍沿新疆地区向西辐射的时空轨迹和线索,本研究详细梳理了横跨欧亚大陆的52处青铜时代遗址的、共计一千多例个体的人骨同位素数据,生动再现了粟黍经由黄河流域、河西走廊、天山山脉一路西传至新疆、中亚、西伯利亚以及欧洲等地的动态过程。同时,学者们还提出了同位素视角下的粟黍西渐之路,勾画出了丝绸之路之前的东西交流通道,并进一步强调了粟黍传播对史前西域、中亚、北亚、欧洲等地古代人群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青铜时代欧亚大陆上如此频繁的人群迁徙和资源交换,必然加剧这一时期东西方社会人群结构的转变和文化格局的演进。因此,该研究对史前粟黍西渐之路的重建,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丝绸之路形成之前欧亚大陆古代居民生业经济状况的重要信息,还将进一步帮助我们探索粟黍西渐对黄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古代文明形成、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来源:科学网)